医疗基建重视程度提升,补短板需求强烈,带动大型医疗设备需求增长
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7月31日发布了《关于调整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此前国家卫健委曾于2018年10月26日发布《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本次对此前规划中的设备配置数量进行调整。
与此前的规划相比,设备规划配置总数从22548台增长到25219台,其中新增设备数量从10097台增长到12768台,增幅为26%,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281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12487台。
甲类设备中PET/MR数量增长较大,新增配置数量从28台增加到77台,增长175%;调整后的规划配置总量为82台,与规划出台前相比增加1540%。
各种乙类设备新增配置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PET/CT和手术机器人增长较大,新增PET/CT数量从377台增加到511台,增长46%,新增手术机器人数量从154台增加到225台,增长46%。
本次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快新设备、新技术临床应用,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保障人民群众医疗服务安全”,本次设备规划配置数量上调体现出在疫情过后,政府和社会资本对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更加重视,公共卫生领域补短板需求更加强烈,相应带来了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需求增长。
本次配置规划发布标志着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量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相关公司:
1)设备生产商,包括天智航(骨科机器人)、东软医疗(生产PET/CT等多种设备,公司拟在科创板上市)、新华医疗(直线加速器)、盈康生命(子公司玛西普生产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万东医疗(生产CT、MRI)、中国同辐(与美国Accuray成立合资公司中核安科锐,已经取得50张高端放射治疗设备配置证)和复星医药(联营企业直观复星代理销售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2)设备保有量增加将带动检查量提升,也将促使相应诊断用药放量。核素药物18F-FDG是PET/CT和PET/MR影像检查中的诊断用药,未来有望持续增长。受益标的为国内核素药物双寡头东诚药业和中国同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