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9月2日消息:全球第四大制药商、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8月29日宣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正式对其展开调查,以确定该公司2001年是否通过不正当手段扩大收入达10亿美元。目前还不能确定施贵宝事件是否属于企业欺诈行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案不同于先前的安然和世通丑闻。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在2000年《财富》杂志全美最受人尊敬的制药公司的评选中,施贵宝公司还高居第一位。但近两年,公司一直麻烦缠身,研发工作进展不顺利、合作项目备受争议,这回又不幸赶上了企业丑闻的风潮。
从今年4月开始,SEC就陆续对施贵宝去年的销售行为进行了一些非正式的调查。他们怀疑公司故意以丰厚的回报刺激药品批发商大量购买药品,来帮助公司完成2001年销售计划。通常制药公司为了增加市场对其药品的短期需求,会宣布对药品进行提价并提前照会批发商,让批发商以便宜的价格购进大量药品,使得双方都有利可图。由此,制药公司可以在短期内增加一定收入。 在制药业,这是一种通行的做法,但施贵宝公司的促销计划被认为做得太过分,分析人士认为,施贵宝通过这一方法使公司去年的收入增加了10亿美元,与此同时,也致使批发商的库存水平高到难以支持的程度。根据施贵宝先前公布的财政报告,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总额为191亿美元。
这种追求短期目标的做法终于引发了危机。今年4月,施贵宝公司承认批发商的库存“大大超出了公司认为的合理水平”,并宣布将减少出货,以使库存降到与市场需求相符的水平。公司同时还公布了第二财政季度的销售情况,由于受到非专利药物竞争加剧以及削减批发商库存的影响,该财季盈余重挫63%,根据目前情况,公司今年一年的总收益将下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