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两市股指早盘发力上攻,沪指站上2900点,午后股指维持高位震荡走势。截至收盘,沪指报2905.56点,上涨1.61%;深成指报9465.80点,上涨1.63%;创业板指报1629.61点,上涨0.53%
盘面上,两市板块集体走强,建筑板块掀涨停潮,四川路桥、浦东建设、重庆建工、成都路桥、天健集团等20余股涨停;保障房概念崛起,杭萧钢构、冀东水泥涨停,工程机械概念强势,天桥起重、达刚路机涨停;水利建设板块走强,西藏天路涨停;PPP概念普涨,蒙草生态等多股涨停;此外,建材、中字头、一带一路、酿酒、造纸、煤炭、有色、钢铁等板块涨幅居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297.1亿元,同比大增399%。新签订单增速在高基数基础上进一步加速,显示公司已正式开启第三轮建设高峰期,强劲订单储备有望对未来业绩形成强力保障。我们估算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手订单约482亿元;叠加18Q1新订单后在手订单有望超过700亿元,达17年总收入的2.1倍及工程施工业务收入的2.8倍。现阶段公司在手订单已为历史最好水平,未来收入及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较强。
积极拓展棚改业务,渐成新的业绩增长点。期内深圳罗湖棚改项目进展顺利,截止2018年3月5日,签约率已超过99%,2017年已贡献棚改项目管理服务收入6.6亿,占总营收的7.7%。同时根据深圳住建局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未来深圳将加快推广“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公共住房”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模式,公司作为具备棚改经验的深圳国企,未来有望获得更多棚改业务机会。
加大研发投入,夯实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先科研后修复”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15-17年研发人员数量逐年增多(68/73/85人),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逐年提高(0.94%/1.98%/2.99%),聚合了国内相关领域顶级专家资源和成体系的科研团队,累计成立了13个生态研究机构。公司搭建并发布了蒙草大数据平台,有望打破传统业务方式,将生态治理业务逐步提升至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