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12月7日消息:美国商业部近日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更新数字表明,美国经济在以每年1.1%速度收缩。之前,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11月26日宣布,美国经济从今年3月份起就已经结束历时119个月的经济增长,陷入衰退。
三极同衰退
美国经济的衰退,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9·11”事件后,美国的航空运输业、旅游业、保险业受到巨大冲击,并产生全球性的波及效应。美国经济衰退影响到全球的“经济信心”,全球经济笼罩着不安的阴影。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另一个启动器——日本经济也面临“寒冬”,虽然小泉政府信誓旦旦,但日本经济仍未走出持续10年的萧条。日本央行已将利率降至接近零利率的低点,旨在促使日本经济步入民间需求为主导的轨道,但企业并未多融资,消费者并未增加消费支出,财政状况继续恶化,日本经济出现了负增长。欧盟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欧盟15国经济今年前三个季度平均增长率持续下滑,GDP同比增长从第一季度的2.5%、第二季度的1.7%下降到第三季度的1.4%。因而使欧盟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仅在1.5%~1.8%之间,与2000年的3.4%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欧盟正面临着过去30年来经济前景最不确定的时期。美、欧、日世界经济三强,经济增幅同步趋缓或衰退,这是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经济现象。与此同时,世界贸易也在大幅度萎缩。今年世界贸易额增长率可能降至2%~3%,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对于依赖于出口导向和美国目标市场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其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
亚洲受创 深浅不一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2001年除中国等少数国家外,大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仅为3%,有的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亚洲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7.5%降至今年的2%~3%。但全球经济衰退在亚洲却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面貌。世界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卡拉斯指出,1997年让亚洲国家陆续陷入金融危机的骨牌效应如今并没有发生。相反地,这波全球不景气中,亚洲较富裕以及较开放的国家受创最深,而且全在同一时间遭到打击。 以高科技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体,如中国台湾、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因为欧、美订单锐减而受到重创。
目前,新加坡与中国台湾经济已经步入衰退,香港则在衰退边缘。台湾情况尤为严重,9月份台湾的商业销售总值下跌14.2%,进出口总值下跌超过40%,均创下历史最大下跌幅度。今年台湾民间消费增长率为1.28%,也创45年来最低纪录。而在另一面,中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与印尼等国,却因内需强劲,仍保持相当的经济增长。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触及7%,越南约稍低于5%,印尼预期还有3%以上的实力。据产业界人士预估,泰国今年的零售支出将可达10%的高增长。而印尼最近公布,该国第三季零售额增长率达7.1%。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02年东亚经济将呈现复苏,全年经济增长率为4.7%。
美国积极应对 日本优势渐失
同样面临经济衰退,美国与日本却表现出不同的应对态度,也预示着不同的经济前景。为抑制其经济持续下滑,美国除加大放松银根外,还采取了其他一些刺激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减税。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减税特别是公司减税创造30万工作岗位,同时会拉动消费和支持技术进步。由于明年是中期选举,两党都希望在振兴经济问题上有积极的表现,因此在减税、发行反恐怖战争国债等问题上都给予布什政府足够的支持。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取得成功,消费者信心也受到鼓舞。而日本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今年以来关闭及闲置国内工厂的日本上市企业合计有69家,总计120座工厂关闭,日本产业空洞化情况日趋严重。小泉领导的“经济结构改革”却未见成效。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陷入低潮,修宪和向海外派兵也分散了国家资源和注意力。日本正在失去它的精神优势、技术优势和贸易优势。三个新亮点
在全世界忧心忡忡之际,却发现有三大转机在等着我们。一是中国入世。由于美国利率连续下调,使中国利用外资的成本下降,可争取更多外资的流入。美国工商业盈利趋减或亏损,也可促使部分资金转向投资环境良好的中国。今年前三季度实际外资直接投资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此外,许多跨国公司已开始把中国作为研发基地,这使得中国将有机会处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地带。二是油价下跌。能源危机一般是经济衰退的祸根,但就在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之时,欧佩克与俄罗斯却打起了油价战,国际石油价格跌势一浪胜过一浪。这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特别是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一些分析家初步估算,每桶石油降低5美元和利率降低半个百分点对经济起着同样的刺激作用。更有分析家则将石油降价比喻成减税。无论如何,更低的能源价格制止了通货膨胀,降低了商业成本。三是全球合作。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尤其是第三世界一日不能形成健康的、有活力的市场,发达国家就始终会被市场和消费问题所困扰,因此全球化已经势不可当。
看来,世界经济的黎明虽非指日可待,但也并非仅仅是黑暗中的等待。(《中国经营报》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