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汽大众(600611)不仅“扛价”还要“破冰”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王笑梅 2002-01-15 20:40: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汽大众在2002年10月份进口车比价体系“清水”以前,“决不会盲目加入降价的浪潮”。
上海1月15日消息:面对同业的纷纷“跳水”,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肖国普在上海宣布,上汽大众在2002年10月份进口车比价体系“清水”以前,“决不会盲目加入降价的浪潮”;而且,在第一季度,上汽大众还将开展一场“破冰”行动,打响整车销售的新年第一役。

  据新华网报道,降价时机未到

  肖国普分析说,2002年扣除进口车市场需求份额外,国产轿车的需求约在80万辆,而国内轿车厂家的生产计划及预期销售目标总计均已超过了这一数量,所以,国产轿车的市场状况2002年内将是供大于求。这造成今年国内轿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除了传统的几大轿车厂家不断推出新品、改进车型之外,一些非定点轿车企业和民营企业,譬如吉利,开始正式涉足轿车领域。这表明传统汽车生产企业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能级也越来越高。

  但要正确认识轿车消费市场,除了供求关系外,消费者的轿车消费心理不能不考虑。“消费者普遍认为国产轿车厂家利润空间巨大,对国产车的降价有一个非常大的预期值。这其实是个误区。”肖国普指出,轿车市场价格的确存在一个下降趋势,但按商品规律,这也只是一个递减的趋势,不大可能会出现大幅下跌的拐点。再者,价格调整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 单纯靠频繁地降价来推进一时的销量,不仅会搞乱市场价格,还会令原先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有上当受骗的感觉。现在“大批国内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与其说是等降价,不如说是等待降价的时机”。对于国内轿车厂家来说,降价时机选择早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会水涨船高。这不仅不能启动销售,还会影响品牌的公信力。

  此外,“在国内轿车市场这缸水中,进口车市场价格这部分是浑水,相应地带混了国产车这部分水”,现在国产车并没有一个稳定的比价体系。只有待到进口车价格这部分水变清、其新的市场比价体系重新确立后,国产车再做相应调整,整缸水才可能变清。也只有到这时,上汽大众的产品价格才会按照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进行调整。

  “破冰”正当其时

  据悉,2002年第一季度,上汽大众着手开展一场“破冰”行动,力争打破轿车市场从去年第四季度起持续走低这一市场“寒冰”。前天,上汽大众已召集各地经销商来沪,共商打响整车销售的新年第一役。其主要措施一是抓好帕萨特的销售工作,一是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乘试驾”等一系列促销活动。

  肖国普说,上汽大众之所以采取这样的举措,在于第一季度国内轿车市场的热点虽在“进口车”,但其份额毕竟有限,国产轿车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争取。一方面,进口车在使用成本、服务网点的便利性和维修成本上其实处于劣势。与国外在华维修网点最多的丰田公司相比,上汽大众在全国有维修网点500多家,而丰田只有60多家。而且,由于受到入世服务贸易协议中的有关规定的限制,在近几年内,外资汽车公司网点的密度和数量也很难迅速扩大。在维修成本方面,即使考虑关税下调因素,同级车辆比较,丰田单车的零部件成本仍要比上汽大众贵1.5倍到2倍,折合全年的使用费,保养费用将超过4000元左右。另一方面,与国内同行相比,上汽大众亦有“扛价”的资本。去年其共完成整车销售24.2万辆,同比增长10%;年底库存同比下降了28%。市场占有率累计达到34.57%,用户满意率也在82%以上。

  正基于此,面对红旗、夏利的“高台跳水”,上汽大众仍将2002年的主要精力集中到“练好内功”、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