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市场 - 港股 - 正文

德国传媒巨头科尔西陷入困境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姜崴 2002-03-29 15:43: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柏林3月29日消息:复活节即将到来。然而对手中握有2002年及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电视转播权的德国科尔西集团来说,复活节带来的并不是起死回生的福音。早已陷入困境的科尔西集团由于资金耗尽,企业即将失去支付能力,当初在德国传媒市场兴盛一时的科尔西集团面临被瓜分的命运。

  媒体帝国遭重创

  据《经济日报》报道,主宰德国媒体市场有两大巨头,即贝塔斯曼集团和科尔西集团,德国的大部分报纸、出版社及私营电视台均为这两家所有。科尔西集团是其老板莱奥·科尔西二战后一手创办的。48年来,科尔西白手起家,从电影版权买卖做起,业务逐渐扩展到电视、广播、报纸、出版,建立了一个年销售额达154亿欧元的庞大的媒体帝国,旗下的媒体,如SAT1电视台、图片报等在德国有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科尔西集团更是将业务触角伸向了体育比赛,不仅垄断了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电视转播权,而且在国际上也处处出击,一些影响极大的体育赛事,如一级方程式赛车、2002年及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等电视转播权也被该集团买断。

  科尔西集团拥有近1万名员工,业务主要有电影版权、出版、电视、体育比赛转播权。由于传媒业的特点,加上业务扩展太快,科尔西集团长期以来一直受资金困扰。科尔西对股市不感兴趣,对公司上市所带来的信息公布、控制权转移等副作用恐惧甚大,旗下只有一小部分业务上市,集团公司的主要业务都在家族控制之下,其资金来源也一直以银行贷款为主。照理说小范围的损失不至于撼动科尔西集团这棵大树。但业务发展太快、资金上过分依赖银行却使科尔西集团成为一座建筑在沙地上的大厦,关键时刻,尤其是银行出于种种原因对他失去信任时,貌似庞大的帝国却不堪一击。

  默多克阴谋?

  科尔西集团多年来投入巨资的收费电视及与国际传媒大鳄默多克等股东签订的有漏洞的合同即是令莱奥—科尔西败走麦城的主要因素。

  10多年来,科尔西集团一直经营着一家收费电视台—PREMIER WORLD,以播放电影和体育比赛为主。收费电视在英国、法国都已有一些年头了,经营情况相当不错,但在德国这个西方世界第二大电视市场上,收费电视却成了无底洞,每年的亏损高达几十亿马克。据业内人士分析,英国和法国电视台不多,节目供应量有限,无法满足观众的需要,因此收费电视有足够的观众群;但德国各种免费的公营及私营电视台有十几家,节目供应量异常丰富,客观上需求量不足;另外,德国的公营广播电视制度使得观众负担较重。德国除了有几家大的公营电视台外,各地还有许多公营的广播电台。为保证公营媒体的公益性及独立性,不受任何政府官员及利益集团的控制,这些公营的广播电视机构的费用并非来自政府拨款或广告,而是来自向所有拥有电视机或收音机的家庭收取的广播电视费。这样德国的电视观众除了要付有线电视费外,还要交纳广播电视费,如果再加上收费电视,很多家庭承受不起。诸多因素相加,收费电视在德国一直得不到大面积的推广,来自订户的收视费远远不够运营费用。

  科尔西集团在收费电视上孤注一掷的时候,其竞争对手、当初也投资搞过一套收费电视系统的贝塔斯曼集团却早早地撒手不干了,将资金投入另一个风险项目:入股美国在线公司(AOL)。贝塔斯曼在网络股行情达到高峰的1999年和2000年,及时地卖出了手中的AOL股票,最终一算账,贝塔斯曼公司赚了大约100亿美元。

  当贝塔斯曼因为网络投资成功而春风得意之时,背着收费电视大包袱的科尔西却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1999年,对德国市场垂涎已久的世界传媒大鳄澳大利亚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向走投无路的科尔西抛出了救命稻草,出资17.5亿欧元购买了收费电视24%的股份。默多克早就看上德国的媒体市场,无奈市场早已被瓜分,虽然默多克在两家德国电视台占有股份,其中一家还控股,但这两家电视台都是无足轻重的小台,科尔西集团的困境给了默多克一个天赐良机。当然,默多克花巨款购进一个长期亏损的电视台小部分股份并非是慈善行为,在入股的同时,不知是由于科尔西集团太过自信还是默多克过于狡猾,默多克取得了一个三年之内任何时候都可退股的选择。一旦退股,科尔西集团就要以现金方式退还全部股金。如今看来,默多克当初投资时可能看准了财务状况一向不佳的科尔西集团的弱点,以17.5亿欧元当诱饵,一旦时机到来,便一口吞下科尔西集团。

  平心而论,点燃科尔西集团危机导火索的却是自己人。几个月前,德意志银行行长布若依尔一反银行不对贷款客户信用状态公开表态的行规,公然对科尔西集团的贷款信用表示怀疑。他声称,贷款一旦到期,将不再予以延长,也不提供新的贷款。由于德意志银行是德国最大的银行,此言一出,许多债仅银行纷纷跟上,表示要收回贷款。由于近两年德国经济不景气,科尔西集团本来资金就极为紧张,贷款银行的表态对于负债额高达65亿欧元的科尔西集团来说无异是致命的一击。对于德意志银行不寻常的做法,许多人猜测,幕后策划者说不定就是默多克。

  祸起萧墙

  另外一个致命的打击来自科尔西集团内部。德国的施普林格出版社是德国最大的出版社之一,德国影响最大的报纸图片报即出自该社。科尔西集团拥有该出版社40%的股份,但没有控股权。虽然科尔西集团是大股东,但施普林格出版社却不买大股东的账,时刻想摆脱其控制。在科尔西集团向德意志银行贷款时,这40%的股份便作为抵押品抵押给了德意志银行。施普林格出版社在科尔西集团下属的一家媒体公司中也有股份,要命的是,施普林格出版社也拥有可随时退股得到现金的权利。今年1月底,出版社开始向科尔西发难,要求行使选择权,退掉股份,换取7.7亿欧元的现金。若在平常,7.7亿欧元对科尔西集团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数字,但如今,囊中羞涩的科尔西集团却无论如何也拿不出这笔钱。

  银行开始逼债,股东要求退股,同时还要支付来自德国足球协会、美国电影公司、一级方程式赛车的主办者等各方的巨额账单,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科尔西集团一下子就陷入困境。摆在莱奥—科尔西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宣布失去支付能力,进入破产程序;二是让出大部分股份,引入财大气粗的投资者。

  难逃被肢解命运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面对着数十亿欧元的债务,科尔西只能任人宰割了。目前看来,德国几大银行及几家可能的投资商将瓜分科尔西集团。据报道,走投无路的科尔西已经同意让出控制权,惟一的要求是能参与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电视转播权收入的分配。

  默多克是目前最有可能接收科尔西集团的投资者。默多克不仅财大气粗,而且在美、英、澳等国拥有大量媒体,经验丰富,有能力经营好科尔西集团旗下的媒体。更为重要的是,默多克还找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贝卢斯科尼拥有的公司几乎垄断了意大利的电视市场,目前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其他欧盟国家的媒体市场,随时准备出击。

  面对默多克及贝卢斯科尼的进入,德国上下一片“狼来了”的惊呼声。默多克与贝卢斯科尼有个共同点:经营手法上咄咄逼人,政治态度上一边倒。利用手中媒体的影响,两个人都可以扶持一个政府,也可以搞垮一个政府。巴伐利亚州政府及德国联邦政府为了避免媒体落入外国资本的手中,曾经试图干预,帮助科尔西渡过难关,无奈银行不愿配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