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市场 - 债券 - 正文

港股再度诱惑内地投资者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王笑梅 2002-03-30 12:36:2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香港3月30日消息:一年前,B股开放后的财富效应,曾如此强烈地吸引着内地投资者纷纷奔赴香港开户购买H股和红筹股,以致香港游一度几乎成了“炒股游”。如今,这股热潮虽然已经有所冷却,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港股对内地投资者的诱惑仍然十分巨大,以各种形式“进军”港股的内地投资者近来一直细水长流,络绎不绝。  港股“掘金”

  据新华网报道,兴趣不减去年,香港H股和红筹股借力B股开放的利好,着实火了一把,不过,冲高之后,这些股票深幅回落,令去年到香港“掘金”的投资者损失不小。但是,自去年9·11事件之后,香港H股和红筹股的回升速度明显快于恒指,春节之后亦继续温和盘升,而内地股市的走势相比之下不尽人意,这样,港股又一次吸引了内地投资者的目光。  

虽然为法规所禁止,但在深圳,有报道说,投资港股“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今年年初,深圳标准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及周边地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3.7%的内地被访者关注港股,其中声称对港股有一定了解的占39.6%,很熟悉的有4.1%;有18.9%的被访者投资过港股,其中,现在仍在进行投资的为5%;更多的人则是还没有购买过港股,但打算以后投资,其比例高达49.5%。如果将投资过和打算投资港股的两项合并,则有港股购买意向的被访者的比例高达54.5%。  

北京市北斗横通市场调研部去年年底的调查也显示,近10%的内地投资者对投资港股表现出极大兴趣;46%有一定兴趣,但希望进一步了解市场规则和有关政策;而表示不感兴趣或不清楚的投资者为44%。

  港股为啥受青睐香港股票,特别是H股和红筹股,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在一份名为《2002年香港股市投资机会分析》的报告中,上海源润投资咨询公司的研究员认为:“以H股、红筹股以及业务中心在中国内地的部分香港本地股构成的中国概念股,市场表现有机会强于恒指。”该报告为此列出了7条利好理由:(1)中国内地开放B股市场后,市场预期A、B股市盈率差距会逐步收窄,H股也会最终向投资者开放。(2)部分H股公司回内地市场完成A股增发后,H股股东可坐享公司财务状况改善和业务重组。(3)中国加入WTO及奥运经济。(4)内地“十五”计划的实施,将继续贯彻加大投资、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中国概念类上市公司应有较大的商业机会。(5)加入WTO后,面对外部竞争,大型国企的改组上市也会再次启动,比如中国银行、中国电信就有可能在港发行上市,届时也会提高市场的注意力和活跃交投。(6)长期以来,由于内地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参差不齐、信息披露欠规范以及与投资者沟通不够等多种原因,导致中国概念股估值低于恒指成分股。(7)CDR(中国预托证券)和QDII(合格的本地机构投资者)试点将最终落实。  

香港开户全解密知情人士透露,在香港,即便是内地居民,开立股票交易帐户很简单,难开立的反而是银行资金帐户。一般而言,按照香港有关规定,任何国家公民只需凭护照即可到银行开办个人帐户,而凭借这个银行帐户,投资者即可到券商处办理股票开户手续。一些较宽松的银行甚至允许内地居民以通行证开立银行帐户。不过,去年出现内地投资港股热潮时,香港许多银行曾一度禁止内地居民开户,但仍有不少内地投资者“迂回”出击。  

最大的秘密,还在于开户前后的资金“搬运”。对于散户和中户来说,将资金“搬运”到香港有几种途径:最原始的,是以旅游、商务等名义出境时,随身携带超过海关规定的外汇或人民币现金;另一种,是利用政策空白和黑市,将外汇直接汇出。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资金“搬运”则是另外一种方式。香港一家中资证券行交易经理透露,这些投资者主要通过在海外注册公司,再以海外投资为由,向外汇管理局申请将大批资金调往香港,这些资金最终并未投入原申报的投资项目,而是直接投入了香港股市。

  另外,还有一种普遍存在的方式,其实不是“搬运”,而是“对调”。这种方式是:某企业在香港有闲置资金,或准备将其资金汇入内地,而希望投资港股的内地企业,便在内地将外汇或人民币交给这家企业,这家企业则在香港将资金交给内地投资者,同样的方式也适用于个人之间或个人与企业之间。

  在资金“搬运”和开户之外,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另一个不便是报单。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内地投资者需要打国际长途电话给香港经纪人或进行电话委托,有的证券行开通了互联网在线交易,投资者只要上网便可下单。

  去年有报道说,在深圳,只要备好5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交给券商,其余的事情均由证券公司搞定,并提供港股行情。此种行为后来受到查处。不过,据了解,目前内地券商给客户提供港股行情的并不鲜见。

  标准公司的调查也表明,有29.2%的被访者是通过内地证券商代办开户进入香港股市。除此之外,还有27.2%通过在国外注册公司、24.8%借海外朋友名义开户、17.4%本人到香港开户等各种渠道进入香港股市。

  机构投资者何时启程长远而言,为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提供合法渠道势在必行,眼下最现实的方式,就是QDII和CDR。

  今年3月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对香港传媒表示,香港公司在内地发行CDR基本无障碍,若有公司提出发行CDR的申请,证监会将根据有关申请进行方案设计,并再与其它部门协调。周小川表示,关于CDR的研究报告已经完成,剩下涉及其它方面的问题需要与其它部门商讨。

  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表示,如果有一个合格的金融机构,把居民的外汇集中起来,投资到香港的股市,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投资方式。但是,这方面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商量,应该由证监会提出具体的管理办法。

  从近期的这些进展来看,应该说,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只是个时间问题了,而一些中介机构甚至已经在开展相关业务,抢占市场先机了。上海源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业定位于港股研究的证券咨询机构,他们还设立了一个“香港证券市场研究专业网站”。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明莉说,作为一家新成立的证券咨询公司,他们选择了香港证券市场作为公司创立品牌、拓展业务的突破点,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公司认为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内地投资者有这样的需求,且这种需求将通过合法的渠道得到满足;二是目前内地证券咨询业竞争激烈,与其和许多人争抢一口饭,不如立足港股这个新领域做精、做好一块分割市场。  

有意思的是,源润公司的研究人员,半个月前刚刚参加了一次香港上市公司恒安国际的业绩推介会,而这次推介会就在上海浦东举行,主办者是上海夏商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出席者除了媒体,主要都是内地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夏商公司总裁梁正中说,这次业绩路演旨在为内地与香港优秀上市公司、专业证券机构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广大投资者搭建交流平台。  

看来,先知先觉看好香港证券市场的中介机构已经想到一块儿去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