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月10日消息:证券时报于4月6日刊发了《厦新电子业绩“变脸”背后隐藏了什么?》,该文针对厦新电子(600057)预盈之后又预亏提出了质疑,报道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厦新电子的高度重视。为此,公司总裁李晓忠先生专门约见了记者,就相关问题与记者进行了探讨。
据《证券时报》报道,公司于今天发布公告,对于相关原因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同时表示,为了避免证券市场的波动,公司已经决定将季报与2001年报放在同一天公告,公司将按照稳健性原则确定公司2001年度的损益结果。
李晓忠表示,公司之所以在预盈之后又发布预亏公告,主要是因为公司对情况估计过分乐观以及与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会计准则有差异造成的。
差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各地销售分公司报表汇总差异;国家贴息收入核算差异;在会计政策应用中,有关费用及其他收入等方面的确认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确认标准有差异,加之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差错等因素,导致损益数据产生差距。据厦门天健华天会计师事务所初审表明,公司在2000年亏损1.74亿元的情况下,2001年度努力改善生产经营,亏损幅度较上年度有所下降。详细数据须待审计结束后公告。
李晓忠认为,2001年对厦新电子而言,的确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公司逐渐从2000年的巨额亏损中走出,在巩固原有DVD等影音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切入手机市场,并且在较短的时间里占据了手机高端市场的相当份额,如厦新A8的单一机型销量达到全国第一,这说明公司的转型已经初步成功。
他认为,对于厦新电子来说,要实现转型的完全成功,离不开投资者的支持以及消费者的信任。倘若“预亏”事件造成投资者的不信任,将会伤害公司的品牌美誉度,影响到公司的诚信以及公众形象,十分不利于公司下一步的发展。
李晓忠笑言:“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本来要买厦新手机的消费者看到相关报道后不买我们的手机了。”他希望,通过与专业媒体的及时沟通,能够消除对公司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