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4月10日消息:2001年,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低迷的发展态势。一些经济预测人士称全球经济同时出现衰退现象非同寻常。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日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则认为,因商业投资大幅减少而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并非不正常现象。
据新华网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们对21个工业化国家在1973--2001年间所出现的经济衰退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经济衰退现象的规律。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许多国家同步出现经济低迷并不是特例,而是一种规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们说,巨额的国际贸易、技术合作使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某个国家的股市震荡很快会诱发其他国家股市出现波动。"在最新一轮的经济低迷期,不仅是美国的华尔街,许多国家都出现科技公司股价泡沫破灭现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称,全球原油价格飙升和各国央行提高利率对抗通货膨胀的做法是以往经济低迷现象的常见诱因。而如今的这场经济衰退的先兆则是对生产制造业投资金额的大幅下降。研究报告说:"最近几十年每次经济衰退都伴随着固定投资量的萎缩而出现,而在19世纪末期固定投资量在经济衰退中的作用只占到60%。随着时间的发展,固定投资量减少在经济衰退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只有日本的经济衰退与众不同。自1993年开始,日本已遭受三次经济衰退的打击,国内物价下降,出现通货紧缩,传统的拯治经济低迷的方法,即央行通过减息来刺激经济复苏的方法对日本经济难以奏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日本长达10年的经济疲软类似于英国、瑞典和新西兰在20世纪70年代因深层次经济结构问题所经历的低迷期。
这份研究报告将刊登在下周公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半年发布一次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