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黄浦(600638)碰壁高科技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施东 2002-05-25 13:19: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新黄浦(600638)碰壁高科技。
上海5月25日消息:本月24日,新黄浦(600638)发布公告称,拟变更2.18亿元募集资金投向,将原计划投资开发建设国家火炬计划——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控股上海海鸿通讯总公司和控股上海博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三个项目改为受托动迁上海市黄浦区6#地块部分动迁工程项目。简言之,将巨额资金投向由高科技转为房地产。

  据《证券时报》报道,新黄浦1992年由黄浦区房管局下属公司改制上市,1998年以来,新黄浦一直热衷高科技,基因、网络、芯片,几乎二级市场热什么,新黄浦就介入什么,而房地产主业日趋萎缩,公司在2001年报中不得不承认“(房地产业)公司近年投入较少,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存量房产”。公司总经理陆却非2000年4月28日在股东大会上说,公司将由房地产公司转向投资型的高科技企业。

  新黄浦介入的高科技项目可谓多矣:1998年3月,母公司新黄浦集团投资3000万元和1亿元与复旦大学两个课题组成立两个基因公司,集团许诺,一旦这两个基因公司有大收益,就注入上市公司;1999年6月,公司组建上海数码港网络有限公司,并全面负责中国科技网上海分中心的运行、管理和维护;1999年9月,母公司新黄浦集团等19家单位发起设立上海科技京城集成电路中心;1999年10月,公司收购母公司所持有的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51%的股权;2000年4月,与数家单位发起设立上海全光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黄浦占20%股权。

  进入2001年,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升温,另一方面,公司似乎也意识到高科技项目并没有带来高收益,遂在2001年底将上海数码港网络有限公司70%股权和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与母公司新黄浦集团拥有上海科技京城中的部分物业资产进行置换。24日的公告仍然表明公司将回归房地产。
  证券市场追捧高成长本无可厚非,但是高科技并不是高成长的代名词,那些盲目追逐“高科技”的上市公司是不是也应以新黄浦为鉴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