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月18日消息:7月15日,欧元兑美元汇率冲破1:1的大关,这是欧元兑美元汇率28个月来首次回升到1∶1以上。面对欧元的快速升值,欧洲各界人士都表示欢迎。
据新华网报道,近两三个月来,国际外汇市场欧元兑美元汇率凌厉上升,势头之猛,出人意料。4月中旬至今短短的三个月,欧元已经上涨了近15%,6月中旬至七月中旬的20多个交易日内,欧元兑美元汇率便上涨了近6%。对于美元及欧元这两大国际货币而言,汇率如此大幅度的波动是相当罕见的。
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该国的汇率呈反比,即汇率越高,竞争力越差。尽管欧元兑美元汇率大涨,但欧洲各界并未因此而产生担心,从政界到金融界,各界人士纷纷表示乐于看到欧元升值。市场分析人士为,这其中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欧元的升值有助于巩固欧元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虽然欧元近期大幅升值,但与三年多前欧元问世时欧元兑美元1∶1.18的汇率相比,欧元还处于较低水平,近期的升值只不过是纠正了欧元价值长期被低估的情况。从欧元问世后的汇率变动轨迹来看,目前的汇率处于三年多来的中等水平。从维护欧元作为世界第二大货币的地位上来看,欧元升值是极为必要的。可以预料,经过此轮升值后,会有更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尤其是拥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的亚洲各国将会把更多的外汇储备转换成欧元。使欧元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外汇储备货币,这一直是欧洲央行追求的目标。
二、欧元升值有利于欧洲货币政策的稳定。欧洲央行将维持物价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中心任务,决定货币政策的主要参考指标是通胀率。前两年,欧元区通胀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欧元贬值,导致进口产品,尤其是石油等能源类产品价格上涨,推高了欧洲的通胀率。欧元区的通胀率较高并非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过高、需求过于旺盛等内部原因引起,而是外部原因起主要作用,欧元区的通胀因而被称为“进口的通货膨胀”。欧元升值导致的进口商品物价下降将进一步降低欧元区的物价水平及通胀率。欧洲央行提息压力减轻,欧洲央行在经济逐渐复苏的过程中仍可将主导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有利于欧洲经济加速增长。
三、目前的汇率水平还不足以对欧元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造成较大的冲击。欧元区国家的外贸主要是在欧元区国家间进行,对欧元汇率的敏感度已大大降低。就欧元区整体而言,其外贸总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强,基本上属于内需型经济。而且,许多外贸企业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往往选择欧元作为结算货币,再加上许多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至少目前而言,汇率对出口企业的冲击还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不过,如果欧元快速升值的势头继续下去,欧元区的出口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欧元升值有助于加强欧洲老百姓对欧元的接受度与信心。欧元问世后,欧元在欧元区各国的接受度一直不高,许多民意测验表明,拒绝欧元的人要超过半数。欧元现钞问世后,由于大量商家搭车涨价,消费者对欧元更为不满。德国的消费者保护组织甚至要求商家在两年内将商品以欧元和马克两种货币同时标价。由于人们对欧元信心不足,欧元区个人消费不振,影响了欧元区经济增长。
决定欧元与美元汇率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本流向。由于美国股市不断下跌,上市公司财务丑闻不断,尽管美国经济的基本指标要好于欧洲,但国际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正在不断丧失,大量金融资本不断从美国流向其他国家。此间专家估计,欧元升值趋势仍将得到继续,欧元兑美元的汇率近期将在1∶1至1∶1.10之间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