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9日消息:金融动荡的野火在南美各国肆意蔓延,此前一直采取“隔岸观火”态度的美国终于沉不住气。继8月4日向乌拉圭提供15亿美元的临时紧急贷款后,8月4日至7日,美国财政部长奥尼尔又对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进行访问。观察家认为,美国开始逐步调整其南美三国政策。
改变政策立场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目前美国的南美三国政策正在向积极主动和务实的方向调整,试图阻止金融危机蔓延,拉美金融形势的恶化逼迫美国必须作出反应。作为其近邻,美国对与南美地区的贸易的依赖不断增强,对这一地区金融动荡可能扩大并对美国经济复苏带来冲击的担忧也与日俱增。
从近期来说,南美国家的经济形势恶化已经对美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仅从贸易方面看,美国对阿根廷的贸易顺差已从1999年的23.5亿美元降至2001年的9亿多美元;今年前5个月,美国对巴西的贸易出现约5亿多美元的逆差。从长远来看,南美金融动荡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计划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动荡的金融趋势不得到及时控制,势必会把更多拉美国家,特别是对美国而言有着巨大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巴西拉入危机的深渊。为此,布什政府决定采取措施帮助南美国家应对危机,力图减少南美金融风暴对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提供直接贷款
美国改变立场的第一个行动是,向乌拉圭提供15亿直接贷款。多年来,美国政府和奥尼尔本人一直坚决反对向发生金融动荡的国家提供直接援助贷款,认为这些资金最终很可能会化为乌有。但是,当南美金融动荡步步扩大并有可能危及美国目前脆弱的经济复苏时,美国于8月4日决定向乌拉圭提供临时紧急贷款,以帮助乌拉圭解决金融动荡引起的银行无法营业问题。这是布什政府执政后首次向发生金融动荡的国家提供直接贷款援助。
目前,美国还在努力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尽快落实对南美国家的资金救援计划。预计有关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向乌拉圭提供38亿美元贷款的谈判很快就将达成协议。
在访问三国期间,奥尼尔促成了巴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300亿美元贷款援助协议,而且对阿根廷的态度也有明显变化。他对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三国为克服金融动荡所做的努力,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一再表明美国政府支持三国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
而在此之前,货币基金组织向阿根廷提供100亿美元贷款的谈判始终未能达成一致,主要原因是阿根廷提出的经济改革计划未能满足美国提出的条件。
危机隐患未消
在美国股市大跌、美国经济复苏步履艰难的关键时刻,为了自身的经济安全,美国对阻止南美金融动荡蔓延采取的积极态度,的确有益于缓解目前的危急形势。
但目前南美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十分严峻,阿根廷金融危机和乌拉圭市场动荡造成的破坏已十分严重,除了需要巨额资金外,这些国家真正需要的是稳定金融市场、恢复国家信用和恢复投资者的信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宏观经济调整和政治社会改革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否则几百亿美元的外来援助只能解一时之渴而已,危机的隐患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