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8月14日消息:在中韩建交十周年前夕,韩国政府下属的“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日前发表了一份题为“韩中建交以后的经济成果与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自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取得了“飞跃性”成果。在过去10年里,韩国对华出口增长了近7倍,累计贸易顺差达到333亿美元。
据新华网报道,中韩建交当年韩国对华出口仅有26.5亿美元,到2001年达到了181.9亿美元,对华出口规模增长了6.9倍。1992年曾为韩国第六大出口国的中国在去年已成为韩国的第二大出口国。与此同时,1993年韩国对华贸易开始出现大幅顺差,截止到2002年上半年,韩方累计顺差已达到333.1亿美元。
报告还指出,过去十年间,韩国企业的对华投资也大幅度增加。1992年建交当时,韩国对华投资共有271件,合计投资额仅为2.06亿美元;而到今年6月末为止,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已达到6634件,投资总额为58.3亿美元,比建交初期增长了28倍。统计显示,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区域由最初的山东省和东北三省逐渐向华东和广东地区伸展,投资领域也由单纯的制造业向房地产和服务业等领域扩展,逐渐多样化。
报告中也指出了中韩经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由于韩国对华贸易顺差连年扩大,贸易不均衡已经成为两国经济关系中的明显问题。其次,由于韩国企业对中国内需市场开拓不够,近年来韩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呈下降趋势。为此,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提醒企业界,要根据自己的业种特点制定对华市场战略,并加紧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高附加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