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8月15日消息: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经济衰退之后,新加坡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经济增长。新加坡贸工部日前发表的第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新加坡经济取得3.9%的增长。这个增长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它不仅可以刺激日见低迷的本地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恢复新加坡人的自信心,以更加积极的措施迎接发展的曙光。
据新华网报道,新加坡经济去年出现了负2%的增长,陷入了近4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所幸的是,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全球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出口贸易为主导的新加坡经济终于扭亏为盈,在连续衰退5个季度后首次实现增长。据统计,新加坡第二季度的对外贸易增长了2.7%;国内市场需求也增长了4%。占国内生产总值22%的制造业取得14.3%的增长,其中增长幅度最快的是化工业,增速高达87%,主因是医药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占制造业比重将近一半的电子业也取得了1.8%的增长。此外,国内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8%,交通和通讯业增长6%。在此基础上,贸工部将全年增长预测调高到3%至4%。
经济恢复增长的原因,一是国际环境发生有利变化,二是政府提高竞争力水平的努力初见成效。今年5月份,新加坡政府在本财年预算案中对税收进行重大调整,大幅降低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时调高消费税。政府决定从2003年开始,将公司税从现在的24.5%削减至22%,并在3年内降低到20%。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企业减轻7亿新元(约3.9亿美元)的税务负担。与此同时,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也将从26%下调到22%。同时,政府将改革税收制度,推行集体估税扣税和单一公司税制度,大大降低商业成本。在减少个人所得税方面,新政府将提供认股权税收优惠及奖励计划,帮助企业招募、鼓励和保留人才。
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保证重点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如针对金融行业,政府计划简化和更新现有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加强了财富和资产管理领域的税收优惠,鼓励更多基金选择新加坡作为运作地点。对那些由保险公司为包销一些岸外风险而设立的特别储备,则给予税收优惠。再如,运输与物流业产值约占新加坡GDP的8%。为保持新加坡的全球贸易营运中心海港地位,新将继续实行“国际船务企业计划”,以便吸引更多国际船运公司。此外,新加坡还鼓励本地或外资企业提高研发水平。政府规定,从明年起,研发机构用于研发的开支,无论在本地或在国外都可获得单一的扣税优惠。
新加坡经济虽曙光初现,但前景并非坦途。美国经济复苏力度低于预期,国际电子市场需求不稳,石油价格走势不定,美对伊军事打击一触即发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都左右着新加坡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无论如何,制造部门的强劲复苏将强力支撑新加坡经济的增长,全球半导体销售在去年萎缩32%之后,今年有望取得8%的增长,将使新加坡出口形势变得更加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