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试收费新闻 - 正文

副总陶洪非最后一人 东方创业高管地震余波未了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黄平 2005-01-29 15:37:2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1月29日消息: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以前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的违规成本很低,目前情况也还是如此。近期的上市公司高管屡屡出事多数是涉及国有企业而不是民营企业,且是严重的经济问题。尽管这些高管落马了,但他们将付出什么样的违规成本,最终还是要看管理层会如何处理。

  “要更正的是,陶洪目前是在接受调查,而不是外界传言的被抓了。”东方创业(600278)一位办公室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再三强调。

  1月12日,东方创业公告免去陶洪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后,关于管理层面临巨大危机的说法不胫而走,消息人士透露,陶洪已被双规,接下来还将有多人涉及其中。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芮明杰博士认为,近期爆出的一连串上市公司高管危机,至少表明了管理层整治市场的决心。“现在这个市场到了一个加强监管的时期,然而加大打击违规力度远远不够,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严厉的法律做支持,必须大幅抬高违规成本,同时依靠严格的执法来维持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

  陶洪不是最后一人?

  1997年,由东方国际集团担保,子公司东方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向光大集团贷款2000万美元。但2分钟不到,这笔巨额资金就转入香港新立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希泳的账户里。资料显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后,刘希泳曾向光大集团获得数笔融资,共计7.5亿元左右。此人后又欲向光大集团贷款,但由于授信额度有限,便通过东方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中转,顺利获得2000万美元贷款(详见本报11月29日报道《东方国际2000万美元“借壳贷款”的神秘游走》)。

  1999年7月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朱小华被中纪委“双规”后,光大集团便开始向东方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追讨欠款,现在刘希泳的公司已经破产,根本无力清偿东方国际香港公司的欠款?作为担保方的东方国际集团公司同时被起诉。2003年上海市审计局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发现了东方国际2000万美元的问题贷款黑洞。东方国际前董事长王祖康,东方国际副总裁兼东方创业董事长王龙坤就此落马。消息人士透露东方创业副总经理陶洪也是该案的当事人之一,且陶洪远不是该案的最后一人。

  东方创业办公室一位女士向记者表示,东方创业是2000年7月上市,当时“借壳贷款”事件已经发生,不会影响到上市公司。东方创业目前经营情况一切正常。而且2004年业绩也将不错。至于还有什么人会涉及该案,她表示情况不清楚,不好说什么。

  益邦投资的袁洪波认为,由于东方国际持有东方创业74%的股份,不管还有多少上市公司还是绝对控股大股东高管落马,对上市公司来说都将是一场巨大的震动。现在案情尚未彻底明朗,上市公司也没有出明确的公告,但最终的处理结果肯定会影响到东方创业未来的经营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创业高管落马是继爱建股份刘顺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兰生股份常中动用人民币5.79亿元进行天然橡胶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后上海第三例上市公司高管经济犯罪。这三家原来都是上海市外经贸委管理的企业,也是上海外经贸系统仅有的三家上市公司,难道是碰巧都“遇人不淑”?一位国资专家对此评论说,这些事件表明,即便实现股份化改制后,某些国有企业内部依旧缺乏对一把手的监督约束机制。

  高管落马并非偶然

  东北高速、开开实业、山东巨力、浙江东方等上市公司问题近期频频被曝光,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再次引起各方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赵锡军认为,近期上市公司高管连续落马并非偶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传统的证券市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法律缺位和执法效率低下、执法不严。在市场好的形势下,这种现象被掩盖,所以在长时期内,因为没有严格的规范制约,更没有主体去严格执行相应的证券法规,造成许多上市公司的弊病和矛盾被人为弱化,没有爆发。而当现在的市场失去吸引力时,原来的许多利益主体不断分化,投资者的利益被上市公司严重侵害,监管层抓住这一时机适时果断介入,在调查和规范的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高管被曝光。二是本身从上市公司内因来讲,公司质量和治理结构危机累积了十几年时间,现在也逐渐进入了爆发期。长期来看,由于证券市场定位于融资圈钱,所以许多上市公司的动机并不是为了更好的回报投资者,而是在于如何从市场中、从投资者手中融到更多的钱。所以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信息公布并不是做给投资者看的,而是为了应付各种融资手续和要求,这必然导致了上市公司质量的下降。所以就有了上市公司高管不断违规的现象。可以说,现阶段证券市场的矛盾已由券商融资向上市公司治理危机转换。

  凯沛投资的陈兆炜总经理认为,尽管2004年是证券市场出台改革和发展措施最多的一年,然而只要细心一看,大多数制度都是围绕新股发行在做文章,而其他方面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上市公司出问题,为什么处罚的是上市公司本身而不是处罚大股东或当事人?这样最终倒霉的还是普通投资者。以前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的违规成本很低,目前情况也还是如此。近期的上市公司高管屡屡出事多数是涉及国有企业而不是民营企业,且是严重的经济问题,尽管这些高管落马了,但他们将付出什么样的违规成本,最终还是要看管理层会如何处理。

  “我们不能要求它像西方成熟市场一样成为好的、规范的市场,”赵锡军表示,“中国股市发展至今,关键是要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把证券市场塑造成一个为投资者服务,吸引投资者的市场,而不是原来融资圈钱的定位。”他认为,管理规范、信息透明是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标准,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回报。在这指导思想的牵引下,包括证券市场的体制、管理和法规,必须有进一步改革动作,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