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全球股市集体重挫 "元凶"或"另有其人"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18-07-02 17:57: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成功预测QE的传奇人物警告:全球即将面临又一个“雷曼时刻”

随着世界越来越接近下一场危机,曾成功预测量化宽松政策、货币历史波动的传奇人物Egon von Greyerz告诉King World News,世界将面临另一个雷曼时刻。

许多催化剂可能动摇世界经济

Greyerz指出,眼下全球风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大,与此同时,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表现得毫不畏惧。有许多潜在的催化剂可以将世界经济从美梦中摇醒,变成一场噩梦。无法预测触发因素将从何而来。这可能是日本、美国、欧元区或新兴市场的债务崩溃,也可能是这些地区的货币崩溃,也可能是股市崩盘,也可能是其它任何因素。

他表示,全球各地的许多股市都处于历史高点。但都没有出现恐慌情绪,也没有出现严重的抛售。任何轻微的下跌都被视为买入机会。标普500指数自2009年以来上涨了4倍,但这并没有让投资者感到紧张。市场一直受到危险和不可持续的信贷扩张的推动,投资者也不感到担心。全球债务自2006年以来翻了一番,即便如此,投资者也没有忧虑。然而,在一些很少人关注的边缘市场,变化开始出现了。比如,巴西Bovespa指数今年迄今暴跌17%,土耳其股市也重挫了20%。

他声称,重要的一点在于,要明白无论是日本、德国还是美国,目前大多数主要市场看上去都极其脆弱。基本上,在央行流动性的帮助下,大多数市场都被高估了,从技术上讲,我们离大多数市场的崩盘不远了。

Greyerz表示:“似乎所有市场都已见顶,包括美国,2018年晚些时候我们将看到大幅下跌。一旦熊市开始,它们很可能变成持续多年的长期趋势,并将导致75%-95%的跌幅。对今天的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这是难以置信的,但1929年没有人相信道指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下跌90%,并需要25年才能恢复元气。”

当特朗普在2016年11月当选总统时,Greyerz曾预测,美国的债务平均每8年就会翻一番,就像里根(Reagan)当选总统后那样。到2021年,这将导致28万亿美元的债务,到2025年将导致40万亿美元的债务。

随着税收收入的减少和支出的增加,Greyerz对2021年28万亿美元的债务并不感到意外。这将使美国在2025年背上40万亿美元的债务。这意味着,2017年的债务将增加一倍,这符合每8年增长100%的历史趋势。

Greyerz表示:“2025年40万亿美元的债务已经够糟糕了,但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随着债务激增,当外国投资者抛售美国债券,美联储将失去对利率的控制。在那时10%的利率并非是不现实的。这将导致每年4万亿美元的利息账单。这意味着,仅仅是利息成本就可能高于税收总额。”

因此,Greyerz认为,美国正处于赤字和债务爆炸性增长的边缘。而且这一预测并不包括金融系统的主要问题,导致更多的印钞和美元的崩溃。到目前为止,美国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世界关注的焦点是欧盟的问题。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以及更多欧洲国家以及欧洲银行体系都存在重大问题,但相对而言,欧盟的财政纪律要比美国严格得多。只要看看下面的图表,就会发现,与美国的肆意挥霍相比,欧元区的紧缩措施更加严厉。

Greyerz指出:“尽管美国的赤字占GDP的比重预计将继续维持在5%左右,但欧元区的赤字占比将维持在1%或更低的水平。自1960年以来,由于没有真正的预算盈余,美国的金融和军事霸权很快就会戛然而止,尤其是在未来几年赤字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因此,随着各国货币继续竞相触底,美元价值很可能击败欧元,率先跌至零。但在一场只有失败者参与的比赛中,谁将是第一,这真的无关紧要。”

世界即将面临另一个雷曼时刻

Greyerz警告称,另一个潜在的催化剂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之一——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其资产负债表和股价看起来非常不妙。德银股价较2007年已经下跌了90%。这张图表与雷曼兄弟(Lehman)破产前的2008年时的走势非常相似。

德意志银行的每一个数据看起来都很可怕:

Greyerz表示,没人会认为德意志银行是唯一陷入困境的银行。例如,摩根大通(JP Morgan)有50万亿美元的衍生品,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倍。瑞士的银行系统是瑞士GDP的5倍。在银行体系将出现大麻烦的情况下,Greyerz声称称,“持有实物黄金似乎是个好主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