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自2011年6月以来,央行所实施的第17次降准。
历次降准后A股市场怎么走?2014年以来,央行共进行了18次降准(不包含本次)。降准公布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有10次上涨,8次下跌,基本持平。
而在全面降准方面,2015年以来,央行共进行了8次全面降准(不包含本次),降准公布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5次出现上涨,3次出现下跌。在2019年以后,降准对A股的利好刺激表现较为明显。
而从历次降准看,哪些板块将受益降准?
一、资金敏感型品种:银行、地产、券商板块
无论是银行还是地产,都属于资金敏感型品种。本次降准释放1万亿元,对于银行、地产行业而言都有一定的利好,而对依赖经纪业务的券商而言也属于利好。
不过此前国常会提到降准,但银行股反而疲弱。有机构观点认为,银行股之所以大跌,是因为在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背景下的降准,反而暗含了要求银行加大向中小微企业放贷(如此前的窗口指导),导致市场对银行不良率可能再上升的担忧。
当然在降准落地后,银行股究竟如何表现,市场最终会给出答案。
二、大宗商品类:有色金属板块
降准往往意味着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将上涨,因此有色金属股有望受益于央行降准。
三、高分红的新蓝筹
降准虽然不等同于降息,但随着银行间流动性的些许好转,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价格有望出现一定程度回落。资金价格的回落也会是民间借贷等资金信贷的投资回报率回落。相比之下始终能够保持高分红比例的蓝筹股,其持有价值将有所突出。目前正是年报陆续披露阶段,对于高分红、低市盈率的蓝筹股而言,正是一个长期价值凸显的时候。
四、筹资性现金流占比较大的行业
对筹资性现金流占比较大的行业来说,降准意味着企业获取资金能力的增强以及获取资金成本的降低,因此,对于那些资金链紧张,筹资性现金流较大的行业来讲,降准意味着利好。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降准是市场的一大利好,但多位专家同时指出,不必过度夸大此次降准对市场的提振作用。
展望后市,桂浩明认为,虽然降准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市场表现,但并不意味着市场一定会出现大涨。
“首先,降准的消息此前已经有所披露,市场有一定预期。其次,从历史经验来看,虽然降准后市场一些标的会出现跳空高开的情形,但高开后往往也会出现调整。因此,更应该着眼降准对市场基本面的改善。”
光大证券表示,一般而言在降准预期的背景下,金融股往往有超额收益的表现,但近期银行板块成为拖累市场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此背景下,建议投资者“轻指数,重个股”,预计后市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策略上,随着半年报预报进一步披露,优选业绩高增长且行业处于高景气赛道的标的,例如消费电子、锂电池以及半导体等。
动动你的手指,为嘉哥点赞,你的点赞是嘉哥最大的动力。(嘉哥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