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疫情持续发酵关注度极高。恒指、美股、A50等海外指数和市场更是一片大跌。
这次疫情将如何影响各细分板块、节后市场又将怎么走?多家券商复盘2003年非典疫情,对这次节后的行情做了前瞻性分析,分享如下 :
中信证券深度研报,将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做了简要点评如下:
如医药中抗生素、口罩防护类有主题行业,诊断、中药类实质性利好;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游戏、到家服务、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受益的人造革等明显利好;酒店餐饮、旅游航空、百货服装、传媒细分的线下院线冲击较大。
其中,春节期间游戏、在线医疗、远程办公、医药成为最受关注度板块。
1)远程办公:本次2020新型肺炎危机或开启远程办公行业拐点。在疫情使得全国各地企业延迟复工背景下,远程办公行业获得超高关注度。文档协作类的金山办公;即时通信类的会畅通讯、二六三、齐心集团、苏州科达;任务管理类的泛微网络、致远互联都将受益。
2)在线医疗:疫情爆发后,各地互联网医院相继开通线上“发热门诊”,线上问诊的优势突出体现,患者线上问诊的习惯充分培养,数据显示问诊量爆发式增长。对标创业慧康、卫宁健康、久远银海、思创医惠、东华软件等。
3)游戏:春节期间线上娱乐全面爆发,《王者荣耀》大年三十单日创造近20亿流水;头部重度游戏产品2020年春节当月月流水环比增量可能在20-40%幅度。预计为一季报打下非常好的基础。对标游族网络、完美世界等;此外,休闲类游戏也是异军突起,如姚记科技旗下的《小美斗地主》等。
4)医药:短期如抗生素、口罩防护类有主题行业,诊断、中药类实质性利好。口罩企业奥美医疗、振德医疗;手套蓝帆医疗;核酸检测的达安基因、华大基因、西陇科学等;消毒水&体温计的鱼跃医疗;抗生素(鲁抗、华北等);糖皮质激素(仙琚制药、现代制药);α-干扰素(特宝生物、安科生物)等。
2003年的“非典”,按疫情发展,大致上可分三个阶段:扩散期(2002年11月-2003年2月)、爆发期(2003年3月-2003年5月)、衰退期(2003年6月之后)。
当时由于信息不透明,在扩散期投资者都没意识到严重性,很长一段时间内A股对疫情的反应并不强烈。直到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多省市列为疫区并宣布SARS的致病原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次日,中央作出全民抗击“非典”的号召,之后市场才开始了一波快速的调整。
疫情数据改善是反弹的信号。行情的转折点在5月中旬之后,疫情缓和、新增病例数下降,市场开启弱反弹近1个月,涨幅6%左右。
从二级行业来看,当时最恐慌的4月16日至25日期间,医药商业、生物制品、化学制药逆势上涨,电子、互联网、仪器仪表等于疫情相关度不高的行业响度抗跌。跌幅最惨的两类,第一类是群聚性消费、典型代表是航空,机场、旅游、港口、公交;第二类是工地停工。对经济担忧使得大宗商品类,玻璃、钢铁、煤炭等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回调也较大。
天风策略回顾2003年疫情对市场的总体影响,可概括为对指数短暂性冲击明显,但不会改变市场的风格;冲击大的消费等行业当季度利润影响比较明显,此后恢复还是看本身的景气度。对节后的看法也给出了几点结论:
第一:受本次疫情影响,一季度宏观经济压力较大。考虑到多省市交通管制、企业返工时点延后、消费活动的减少等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从1季度就会开始显现。另外,由于春节错位,正常情况下今年应是1月数据较弱、2月数据较强,但如果节后返工延迟较长,则有可能2月数据也不会明显改善,后续走势取决于疫情的进展。
第二:对冲疫情的影响,逆周期调整政策可能延续到二季度。2020年是诸多经济目标面临兑现的关键一年,肺炎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可能会加大后期稳增长政策的对冲力度,以及延长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期。
第三:从当前市场跌幅和非典时期最大跌幅比较来看,指数还有一定下跌空间,但幅度可能不大。
第四,战略层面,把握核心矛盾,即全年景气主线。借鉴“非典”时市场表现,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是阶段性的,且不改变市场的板块风格。疫情升级时,抗跌行业可能为前期强势行业(科技股)及医药。行情转折点可能发生在疫情开始缓和时,这时可阶段性布局超跌反弹。但疫情结束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原来的景气主线,即科技股行情。
第五,战术层面,可借机布局消费板块的超跌反弹,尤其是景气度趋势未来可能改善的消费行业:消费行业受本次疫情影响也可能表现出,盈利回落(冲击阶段)——盈利走稳或小幅回升(恢复阶段)——盈利大幅反弹(由于基数的回升阶段)。但疫情结束后,盈利反弹的持续性,取决于行业本身的景气周期,景气周期向下的行业,超跌反弹会很短暂。从2020年消费板块的业绩趋势来看,改善可能性较大的集中在竣工链条中,如家电、家居、家装等。
招商策略团队总结了人们对疫情的投资惯性,投资者往往在相似事件冲击来临时的反应有迹可循。
投资者通常会在事件发生时低估事件冲击的严重程度,随着标志性触发事件(Trigger,T 事件)发生,市场会出恐慌导致大幅下跌,并超调。随着标志性缓和信号发生(Emollient,E 事件),市场会出现反弹。随后,事件冲击影响消失,市场回到当前基本面、流动性的决定框架。
借鉴03年疫情,招商认为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的T事件发生在1月21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正式明确证实了有人传人。1月21日期,国家卫健委官网开始每天披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况,市场开始出现恐慌。这次疫情的A股应对策略可概括为:
2月3日开市后,仍处在疫情尚未缓解的恐慌阶段,医药板块,前期景气度较高而受疫情影响相对有限的电子、新能源汽车、传媒、计算机成为避险板块。
当E日来临,疫情缓和,投资者会思考经济受到负面影响后,政策会不会放松,最初抄底的板块可能是金融地产汽车。
随着疫情进一步缓解,市场开始反弹,则前期景气高电子、新能源汽车、传媒、计算机将会继续成为主战场。
最后,疫情的影响开始出现消退,前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航空、景点、餐饮旅游、食品饮料等行业会重新受到关注。
后面的反弹,需要密切跟踪新增确诊人数数据,当年sars也是在确诊人数明确下降后迎来第一波反弹。关于确诊人数,后续要关注三个时间点。一是,2月3日开始,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大医药交付后,可能会再出现峰值;二是,2月6日前后,武汉封闭交通的时间是1月23日,14天的最长潜伏期计算,对应可能在2月6日前后迎来武汉意外确诊和疑似高峰;三是,4月到5月,天气升温和疫苗消息。
此外,华泰证券汇总了一些科研单位的关于本次疫情拐点的结论给分享给大家。如钟南山预判2月4-8日达到拐点,复旦生物医学院认为会在3月30日基本结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