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A股首例员工持股爆仓 后续风险或远超想象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6-14 17:01: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放缓至6.1% 创纪录新低

1至5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继续放缓至6.1%,预期7%,前值7%。

这一增速创下1995年有记录以来的新低。统计局称,消费需求持续升级,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

具体来看,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回落,仍然受到基础建设设施投资回落的拖累。1-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4%,增速比1-4月份回落3个百分点。

中国证券报在6月12日的头版评论中提到,考虑到2018年GDP名义增速将达到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稳定在7%左右的平台上是比较合理的;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6.8%左右。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844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1-4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79550亿元,增长2.5%,增速与1-4月份持平;第三产业投资129649亿元,增长7.7%,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1.8%,降幅比1-4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5.2%,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10.8%,降幅扩大2.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9.4%,增速比1-4月份回落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9%,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8.6%,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4.8%,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11.4%,降幅扩大2.5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5.7%,增速与1-4月份持平;中部地区投资增长9.3%,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2%,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增长2.2%,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6.6%,增速比1-4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下降5.2%,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下降1.1%,降幅收窄4个百分点。

【相关解读】

工业增加值已经“失真” “精准去杠杆”才能结出善果

事项一:北京时间2018年6月14日凌晨,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加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

事项二:2018年6月14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55%、2.70%和2.85%,均与此前持平。

事项三:中国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8%,预期7%,前值7%。中国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8.5%,预期9.6%,前值9.4%。中国1至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6.1%,预期7%,前值7%。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1、5月经济数据再次上演“生产平稳、需求大跌”,官方数据出现了“生产稳、需求弱、金融弱”格局,反映出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同时,我们认为,工业增加值高位与数据失真有关。

从需求端来看,5月社会消费数据、1-5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均出现明显下滑,需求端开始上演崩盘,正如我们在《PMI季节性回升,贸易战阴影下经济前景极不明朗》、《需求“全面下滑”VS工业值“一枝独秀”,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报告中观点:

一是基建投资持续下行,随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政策层对地方融资渠道受到限制,同时,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进行相关调整,不再唯GDP论,2018年基建投资下行趋势;

二是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增速与现金流密切相关,在社会融资条件收紧、调控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政策下,201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压力明显;

三是居民消费将持续下滑,2017年消费贷明显走高,居民消费存在“寅吃卯粮”的情况,2018年居民消费不可持续;

四是偏紧的货币条件,“金融弱”传导至“经济弱”,2018年5月社会融资存量同比10.3%,为历史最低,且M2同比8.3%低位,反映金融条件明显偏紧、信用紧缩风险严重,货币条件的偏紧态势对实体经济影响会逐步显现,由“金融弱”到“经济弱”的传导,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

2、5月工业增加值数据保持平稳,维持了4月工业值“一枝独秀”VS需求“全面下滑”格局,对此,我们猜测,工业增加值数据已经失真,工业增加值同比和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数据两者口径一致,均为规模以上企业口径,两者均存在失真问题,政策层需要警惕数据失真问题带来的政策误判。

我们对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值进行同比计算,然后与官方直接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进行对比发现,2002年以来,两者之间保持着高度的重合性,但2017年四季度以来,两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裂口”,2018年4月工业企业利润累积同比达到15%,但工业企业利润累积值的同比却低至-6.62%。

图:工业企业利润累积同比(官方),与工业企业利润累积值(官方)的同比,2017年四季度出现“裂口”

根据官方的解释,累积同比值是当月“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同比,但是在对利润累积进行同比计算时,由于去年同期与当月的规模以上企业的篮子已经出现巨大变化,从而导致了两者的偏差。

但我们观察到,2017年四季度至今,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变化不大,基本处于合理区间,那么,要按照官方说法来解释工业企业利润的“裂口”,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恰好有一批大量的企业,今年不再规模以上,同时恰好有另一批等量的企业,今年进入了规模以上,这才能保持总规模以上的企业数不变;二是去年同期利润很差的企业,且今年新进入了的规模以上,导致了官方公布的当月规模以上累积同比存在低基数问题,从而大幅推高了统计局同步的同比的值;三是去年同期利润很好的企业,且今年退出了规模以上,导致了官方公布的当月规模以上累积值中去年的利润基数很高,从而推高了去年的累积值,进而导致了今年累积值的同比走低;

3、从逻辑上讲,这种可能性确实无法排除,但是发生的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另一个佐证是,两者之间的“裂口”是2002年至今的首次出现,进一步反映出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的异常。

我们倾向于认为,2017年四季度以来,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存在一定失真,这或许是更为合理的说法;考虑到工业增加值与工业企业利润的算法一致,工业增加值的“一枝独秀”同样面临失真,政策层需要警惕数据失真问题带来的政策误判。

4、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远差于工业增加值同比、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所表现的情况,我们无法解释为何2017年末以来,规模以上所有工业企业的利润的同比,与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之间,出现了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差异。

相比之下,我们认为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是:1、金融数据(社融)2、消费端数据(消费、投资、人民币计价出口),因为这两者不涉及口径调整导致数据失真的问题。

目前的经济形势是“金融弱、需求弱”,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确实非常严峻。

5、中国与美国经济状况存在互换,即中国类似于2009年的美国,而美国类似于2009年的中国,2009年中国一枝独秀,2018年美国一枝独秀。

尽管当前中美经济形成了对比,但是我们认为政策层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看到更长期的经济增长未来,即美国在2019年左右将周期见顶,而中国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如果能实现有效的市场出清,则可以重演美国2009-2018年的经济复苏。

6、我们认为,保持无风险利率的相对低位,不要盲目跟随美国加息、欧洲退出QE,是非常必要的。所谓“中美利差”的逻辑是伪命题,在2008年之前,中美利差倒挂是常态,因为美国企业盈利能力明显高于中国,而负债水平明显低于中国,所以中美利差倒挂其实只是正常状态,为了所谓“保持中美利差以保汇率”,其实是误国误民。

6月央行不跟随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5月社会融资数据远低于前值,社会融资数据近乎“腰斩”,反映出信用紧缩已经成为严重的经济风险点,信用紧缩的背后或反映出经济内生动能疲软、民企信用风险暴露加剧、“严监管+紧信用”政策下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表外转表内”政策下企业融资困境。在货币条件“寒冬降至”已初显端倪的的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没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加息来释放紧缩信号;

二是中国央行对于OMO加息的说法是“随行就市”,但目前来看,DR007与OMO利率、MLF利率之间的“缺口”基本上已经抹平,中国央行不存在进一步加息的理由;

三是中国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信心充足,不存在通过加息来“保汇率”的逻辑,一是目前人民币贬值仅是美元升值周期的被动贬值,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仍然保持平稳,且2017年初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10%,目前的回调幅度仅为1.5%,不存在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二是从政策动向上看,2018年6月央行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开放,反映出政策层对于人民币汇率信心充足。

7、对于目前市场上普遍关心的去杠杆问题,我们认为,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去杠杆和市场出清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日本在90年代就是因为市场出清不彻底,导致大量僵尸企业,经济迟迟无法好转;而美国在2008年之后,由于银行的风险偏好降低,市场出清彻底,导致了美国长达近10年的经济繁荣。

我们同样需要强调,去杠杆不能“一刀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转,更不能只去民企杠杆,不去国企杠杆。以“反腐”的成功经验为例,明确了“十八大以后不收手”的时间标准,以及“八项规定”的行为标准,所以“反腐”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伤好官员。

当前的“去杠杆”、“紧信用”由于标准的不明确,导致大量好企业,特别是民企被误杀,这是需要中国监管者和银行等投资者反思的问题,以发债企业为例,大量企业在2014-2018年都没有明显的加杠杆行为,盈利状况也很稳定,这些企业如果因为误杀而导致资金链断裂,是当期经济的一大风险。

但是,我们并不认为,去杠杆就不要做了,特别是国家为企业信用风险买单绝对不可取,则更会导致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这意味着中国长期以来的“去杠杆”将前功尽弃,甚至陷入日本长期的“僵尸式”的危机。

我们认为,中国需要“去杠杆”,但是更需要的是“精准去杠杆”。只有保持定力,实现“精准去杠杆”,才能结出善果,而非苦果。

8、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我们作为“中国股市第一空头”、“中国债市第一多头”,在2018年初的提出的两大核心观点:“2018年股市应如履薄冰”、“十年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均已经得到充分验证。

对于债券市场,维持两阶段行情判断不变:第一阶段:十年国债收益率4%→3.7%,这一阶段核心是监管冲击消除,货币政策拐点验证,紧货币担忧消退,收益率回归合理区间,这一阶段早已得到充分验证;第二阶段:十年国债收益率3.7%→3.4%,这一阶段是收益率在合理区间内的进一步下行,这需要经济的拐点确认,我们认为这一阶段正在进行。

9、最后,对于政策层而言,站在当前时点上,我们有如下建议:

第一,不要被工业增加值同比、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数据误导,应当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的严峻性,这是政策决策的基础。

第二,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货币政策,保持2018年以来的货币市场利率在合理水平的基本稳定,对应DR007在2.8%左右,这是稳定中国利率基准的压舱石。

第三,不要被“中美利差”误导,而应当降低国债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水平,这是在信用利差必然扩大的背景下,政府降低融资成本最为合理的方式。

第四,“精准去杠杆”、打破刚性兑付要继续推进,不要因中美经济短期表现差异而感到恐慌,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用国家信用为借钱不还的小部分企业买单。

第五,加快中国评级体系建设,加强银行内部评级制度,引导金融机构不要“望民企而生畏”,而要辨别金子和沙子。

第六,加快国企去杠杆,加快打破国有企业刚性兑付,减少“软约束”导致的国企对民企的挤出效应。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