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国务院13项举措力推 相关受益股抓牢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7-09-14 18:05: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国睿科技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盘中直播 独家诊股

国睿科技:雷达、轨交受益国产替代和军民融合 高速成长可期

国睿科技 600562

研究机构:华金证券 分析师:张仲杰 撰写日期:2017-06-22

事件:公司子公司恩瑞特于2017年5月19日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证》,设备类型:一次监视雷达,设备型号及产地:GLC-33中国,有效期至:2022年5月18日。

背景:一次雷达可以分成三类:机场监视雷达,它的作用距离为100海里,主要是塔台管制员或进近管制员使用。航路监视雷达,设置在航管控制中心或相应的航路点上。

它的探测范围在250海里以上,高度可达13000米。机场地面探测设备,它的功率小,作用距离一般为1英里。GLC-33型一次监视雷达是S波段近程空管一次雷达,属机场监视雷达,主要用于机场监视近程中低空目标,为机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提供目标信息。目前拥有中国民航局批准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证的一次监视雷达,除恩瑞特的GLC-33型外,国产的只有四创电子的3381型,进口的只有泰雷兹的STAR2000型,而有临时使用许可证的只有外国厂商意大利赛雷斯联合系统公司生产的ATCR44-S型和ATCR33-S Enh型,西班牙英德拉系统公司的ASR-12型以及捷克ELDIS Pardubice,s.r.o.公司的RL-2000型。民航化替代空间较大。

取得一次监视雷达正式使用许可证,雷达业务有望迎来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公司雷达业务营收6.69亿,同比增长24.9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3%,毛利率38.97%。5月19日,全资子公司恩瑞特取得一次监视雷达正式使用许可证,公司成为少数几家同时拥有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的供应商,为公司继续开拓一次监视雷达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资质保障,也显示了公司在空管雷达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军民空管系统新建、升级换代忙,市场空间广阔,军民融合和国产化替代助力公司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建以及续建74个机场,建成机场超过50个,到2020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由2015年的207个发展到260个以上。受益于我国机场建设和通用航空快速发展,空管雷达市场规模将显著放大,空管雷达市场预计将形成20亿元/年的市场规模。目前我国民用空管设备大部分仍依赖进口,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不到10%。公司产品在国内军用航空空管系统建设中具有特定的优势,伴随着军民融合政策的深入推进、空中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以及国产化替代的逐步推进,空管设备也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公司背靠十四所的技术优势和完整的系列化产品,受益明显,高速发展可期。

轨交业务市场空间大,受益国产化率提升,研发投入奠定未来增长:到2020年,国内地铁和轻轨累计通车里程有望超过6000公里,“十三五”期间,预计平均每年有25-30条新线项目招标,经济规模60亿元。公司成功中标南京、哈尔滨、徐州、福州等地项目,与西门子业务合作范围扩大至全国73%的城市达32个,重点合作城市达到13个,联锁技术转让的合作也稳步推进,为未来信号系统国内市场全自主化打下坚实的基础。2016年轨道交通领域是公司研发投入的重点,投入3453万元,按计划完成了多项系统和软硬件研发,自主技术积累确保未来市场核心竞争力。

新管理层职位背景,增强十四所注入预期:5月下旬公司管理层完成更换,新任董事长胡明春是现任大股东中电科十四所所长,党委副书记,资深委主任委员,这一任命增强了对十四所整体注入的预期。在军工资产证券化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公司作为十四所唯一上市平台,而新任董事长胡明春的职务背景增强十四所整体资产注入预期。

去年与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持续稳定:公司2016年营收12.58亿元,同比增长15.2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2.27%,基本每股收益为0.49元,同比增长22.50%。公司2017年一季度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6.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54.84万元,同比增长0.14%,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7-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11亿元、18.72亿元和23.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7亿元、3.64亿元,4.55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60元、0.76元、0.95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40元.相当于2017年67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空管雷达国产替代和轨交建设速度低于预期、资产注入低于预期、军品需求波动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