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抱团蓝筹”已经出现踩踏? 分析:资金获利了结不等于撤出蓝筹
上周,一些机构抱团的蓝筹股突现大幅调整,是否“抱团蓝筹”已经出现踩踏?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基金经理及基金公司高管认为,抱团蓝筹并非A股独有的现象。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外资机构的投资风格对于今年的市场影响很大,在美股和港股市场,蓝筹板块涨幅超过中小盘的现象也很明显。他们普遍认为,外资的投资思路正在深刻影响A股市场,长期来看,A股可能在这种主导作用下逐步走向“机构市”。但同时,也有投资经理表示,近期外资对于一些标的已出现净卖出,这也许是近期白马股大幅回撤的原因之一。
资金流向和比价效应
推动蓝筹行情
有基金经理表示,在美股市场,代表蓝筹的道琼斯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9.2%,明显跑赢标普500指数,而facebook等互联网股龙头涨幅更为突出,在美股、港股市场,机构持续加仓蓝筹成为明显趋势。
从资金流向看,有一段时间,亚太区曾是资金流出的重镇。有公募基金研究总监表示,2012年至2016年间,全球资金回流美国,使全球市场估值发生变化,美国股市不断上涨,而港股和A股估值不断下滑。他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在这期间,国内经济基本处于L型走势的下降阶段,虽然很多公司的业绩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在资金撤离的大背景下,公司股价难有良好表现。因为当时A股市场相对封闭,这种情况表现得还不算很明显,而港股市场就出现了持续熊市。
但是在2016年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全球资金开始回流新兴市场。沪港通、深港通的开行,令外资进入A股更为便捷。
在蓝筹投资上,国内蓝筹与国外蓝筹出现比价效应。有基金经理介绍,市场的投资思路与以往不同——以往在选择市场龙头时,一般只要求是国内行业龙头,但现在则最好是全球龙头,至少应该具备全球竞争力。如果一个行业的全球龙头在港股,那就配置港股,如果在美股上市,就去配置美股。实际上,在2016年下半年,一些消费类股、保险类股在估值方面,港股对内地存在溢价,比价效应促使资金入场买入A股的蓝筹,而首选肯定是一些高分红低估值的股票。从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恒瑞医药等著名的消费类蓝筹看,确实有更多的外资股东先行买入并坚定持有。
一位公募基金研究总监认为,蓝筹股已经涨了一年多,但从长期看,这种趋势可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考虑到A股逐渐纳入MSCI指数,如果只考虑境外指数基金的被动配置,新增资金量或不大,但最终会引发国际资金对于A股的全面关注,带来的资金量将会很大。据其观察,一些海外市场客户对于国内市场的投资正在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比如,一些国际大型机构对于中国区投资的关注度正在大幅提升。以前有些机构将中国市场划入为亚太地区或新兴市场地区进行统筹,而现在则将中国市场从这些区域划分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中国区投资部门,这就意味着,对于中国区的投资关注度、资金量都将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未来这样的投资思路将会持续影响A股,将A股引向“机构市”。以往国内市场那种“重炒作”、“重投机”的情况也许还会存在,但很难成为主导,资金应该会持续流向少部分优异业绩可持续的公司。
资金获利了结不等于撤出蓝筹
有私募投资经理观察到前期北上资金有流出现象。“虽然短期内的资金流出不能说明什么实质问题,但无论如何,外资和所有资金一样,本质都是逐利的,前期白马股涨幅那么大,近期获利了结是很自然的选择。”
上海某公募投资总监表示,随着A股被纳入MSCI以及北上资金持续流入,未来偏业绩、偏蓝筹、偏大盘的风格将会延续。不过由于今年“一九行情”演绎得过于极致,加之年底调仓等因素,未来3~6个月内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或会陷入数次跳水、拉回的调整之中,但此类事件对大盘不会形成太大影响。
上海一家大型公司的基金经理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部分龙头股出现泡沫化倾向,不过这也是正常情况。这一波蓝筹行情是海外资金对A股优质价值公司估值修复和重估的开始,今年涨幅较大的龙头股未来应该会逐渐面临调整,其它二三线优质的公司则可能获得价值重估。(证券时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