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增量资金有望助力A股
临近年末,尽管“白龙马”被绊了一跤,但A股的“冰与火之歌”仍在上演。截至12月17日,今年以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5.24%,上证50指数累计大涨23.32%,创业板指数则累计下跌9.08%。
多家公私募基金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2018年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形势决定了股市整体向好;供给侧出清、旧动能淘汰与新动能崛起决定了股市结构性分化;流动性稳健中性、去杠杆继续推进决定了股市延续慢牛行情。风格方面,是价值龙头和优质成长龙头的绩优“二重唱”,关键因素在于业绩增长。
四大增量资金助力
今年上半年,对于“价值投资的春天来了”这一判断,私募基金经理张朝(化名)当时一直不愿接受。凭借两年前成功躲过股市大幅波动时建立的自信,今年5月,张朝坚信白马蓝筹只是“昙花一现”,应加大成长股的配置。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小票频频闪崩、白马一路高歌,这让他措手不及。当时,张朝还不明白到底是市场矫枉过正,还是A股风格已经转向。但在当前时点,张朝已经和很多基金经理一样,不仅接受了现实,而且相信“价值投资的时代来了”。
在不少基金经理看来,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为2018年的A股走势定下了主基调。星石投资合伙人、首席策略师刘可分析,从需求侧角度看,消费仍是最重要驱动力;出口受益于国外经济复苏;房地产、基建投资可能下滑但幅度不大,制造业投资有望回升,因此整体经济韧性依然强劲。从供给侧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减法向加法过渡,去产能、去杠杆继续推进的同时,补短板力度逐步扩大,新动能正快速成长。
从通胀角度看,银华基金研究部总监董岚枫预计,2018年将呈现通胀温和、货币政策稳健、利率缓慢下行、投资增速下行、经济增长结构出现调整的情况。经济动能的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如中高端消费、创新和绿色低碳等领域,这有利于经济保持稳定。
“从就业、通胀、国际收支、经济成长的角度来看,2018年都不太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泰达宏利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王彦杰表示,预计出口和消费是经济比较有力的支撑。
基于此,2018年A股有望继续演绎结构牛市。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姚锦认为,“整体上看,2018年经济增长波动不大,但在企业微观层面积极信号显著增多,可能会出现宏观和微观数据及景气的背离,A股将继续按照经济转型方向演绎结构性牛市。”
哪些增量基金将助力A股?业内人士预计,可能存在四股力量。首先是银行资金。2018年融资需求增速将明显回落,利率水平有望回落,银行资产端压力可能逐步显现,将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其次是居民资金。嘉实基金首席策略师、嘉实主题混合基金经理方晗分析,A股赚钱效应逐步回归、房地产市场冷却、资本流出途径缺乏等因素,可能促使居民财富重新回归A股市场。此外,资管新规也可能动摇隐性刚兑预期支撑下的银行理财吸引力。王彦杰表示,楼市调控和理财产品监管趋严可能促使部分资金流向股市,预计2018年初A股会有不错表现。
三是保险保障类资金。基金人士认为,中国保险保障类资金的绝对规模持续稳定扩大,这类资金将按照一定比例投资股市,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
四是海外资金。A股正逐渐变成开放市场,特别是在纳入MSCI指数后,不仅被动配置资金将进入,主动管理资金也有望加大对A股的配置。
“整体来看,2018年A股资金面不会太紧,全年增量资金预计达5000亿元左右。市场保持健康上涨的概率仍较大,结构性机会较多。”董岚枫说。方晗预测,2018年上证综指有望继续录得10%左右的正收益,机会主要来源于2018年二季度之前,企业盈利尚在高位,流动性环境不太可能在年初骤然收紧,美股、港股等主要境外市场依然处在全球经济扩张和资本积极配置的乐观氛围下。
市场稳定性逐渐显现
2017年市场风格呈现两大特点:从盘面上看,偏向于大盘股;从业绩上看,偏向于绩优股。针对第一个特点,刘可判断,目前我国的去产能和行业出清已接近完成,未来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去杠杆和补短板,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是我国经济创新所在。从盘面上看,市场风格会逐渐模糊,无论是大盘股还是小盘股,都会有投资机会,关键在于业绩持续增长的支撑。
针对第二个特点,他认为,一方面,从国内看,今年以来监管层相继出台了减持新规、再融资新规等措施,引导市场走向价值和理性;另一方面,从国际看,外资正逐渐增配A股,这将给市场带来成熟的投资理念。因此,资金偏好绩优股的特点不会改变。
不过,相较2017年的“一边倒”,2018年机会可能更为均衡。富善投资表示,经历了一年多的分化,一些100亿元至500亿元市值的公司估值已经回到合理水平,甚至低于历史均衡水平,部分公司内生成长性优异,这样的标的大概率会在未来获得超额收益。姚锦认为,风格缓慢趋于均衡,价值龙头和优质成长龙头配置价值并存。价值龙头大盘股核心资产特点仍在,但要更关注盈利增长部分;优质成长龙头的弹性较大,尤其是一些政策、投入以及行业景气度明确的新兴领域有可能率先向上重估。
估值方面,上海景林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蒋锦志表示,从历史综合比较来看,目前蓝筹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中值水平;与全球其他市场指数比较,沪深300、MSCI中国指数估值并不高。按2018年的估值预期,大部分蓝筹公司估值是合理的。也有一些中小市值子行业龙头公司越来越有价值,但很多中小公司估值过高,股价可能继续下跌。近期出现的蓝筹股调整是一个好现象,给未来股价增长留出了空间。
布局方面,不少基金人士继续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方晗认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第三年,看好与“补短板”相契合、代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且技术上、成本上、规模上具备一定全球竞争力或拥有独一无二市场优势的领域,这包括但不局限于先进制造业、高精尖科研创新、居民消费升级、绿色生态环保等领域的行业和公司。
从业绩角度看,华安基金投资研究部高级总监杨明认为,2017年市场上涨包含了“业绩提升”和“估值修复”的双击,2018年更多是依靠上市公司业绩驱动。市场将继续呈现结构性行情,其中盈利继续改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的企业,如果估值合理,其股价仍具有稳定上扬的中期趋势。
董岚枫分析,金融板块方面,资金入市将带动券商业绩超预期,银行资产质量改善有望带来银行企业盈利改善;消费服务板块方面,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回升,中高端消费有望继续超预期;信息科技板块方面,消费电子、传媒娱乐、5G通信等新技术落地将带来信息科技企业的业绩超预期。
中融基金表示,看好有良好盈利增长空间或核心竞争力的板块。首先是科技板块,目前国家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业,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龙头股有较好空间。其次是金融板块,特别是保险股,这是因为其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公司经营转型卓见成效,导致估值提升和利润增长的“戴维斯双击”。第三,消费龙头股在2018年仍有机会,其盈利增长空间非常稳定和确定。此外,周期股的机会也值得关注。
从产业政策角度来看,当前产业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已经到了空前力度。近年来,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研发、创新的政策出台密度越来越大,产业政策从顶层指导到落地都已全面铺开。
王彦杰指出,未来A股市场虽然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但长期来看已在向成熟市场靠拢,成熟的监管和市场结构改变会让市场稳定性逐渐显现。
警惕海外“灰犀牛”
对于2018年A股市场面临的风险,基金机构几乎同时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2018年最大的‘灰犀牛’可能出现在境外金融市场,确切地说是进入第九个牛市年头的美股市场。”方晗表示,美股的主要指数均已达到历史级的高位水平,仅次于1929年“大萧条”时代和1999年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水平。较高的估值意味着投资者在配置权益资产时索取的风险补偿过低,需要较高的盈利和经济预期匹配来支撑这一估值水平。
董岚枫认为,2018年的“黑天鹅”或者“灰犀牛”主要来自于海外市场,特别是美股市场。在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互联互通机制下,A股和海外市场的联动性在提升。
具体来看,2018年美股的风险可能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美国减税政策虽勉强获得通过,但中期选举仍具有不确定性,可能造成美股波动。二是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牢固,但美联储仍寻求货币政策正常化。如果明年美国通胀超预期,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对美股估值产生较大压力。三是减税政策的实际效果是否如预期乐观尚不可知,如果减税政策落地后美国投资和资本回流不如预期,将对美股产生较大冲击。“上述情况无论哪一种发生,导致美股出现深度回调,则一定会对A股产生冲击。”董岚枫说。
除了美股,2018年海外也存在其他风险点。刘可指出,继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之后,加拿大、英国、韩国央行先后宣布加息,此外欧元区也在渐进地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但是目前国内利率已有较大幅度上涨,国内外利差处于高位,因此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相对可控。
王彦杰建议,2018年投资者要有警觉性,意识到股票估值并不低,在风险较高的市场里更需要保守配置。(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