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进口替代 “中国芯”国产化进程稳健
随着外部贸易环境恶化,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或将加快。半导体重要性超过石油,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半导体是信息产业的基石,是关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型产业。
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严重依赖进口,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每年我国从海外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的芯片,这一金额大约是2016年石油进口金额的两倍。
而比巨额进口费更令人担忧的,是芯片严重依赖西方发达国家带来的国家信息安全和国家战略压力。作为国家的“工业粮食”,芯片几乎是所有设备的“心脏”。如果一味依赖外国的产品,不能在芯片上实现独立自主,国家信息安全必将时刻处于威胁之下。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集成电路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实体经济发展首位,国家政府对该产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有分析认为,此次贸易冲突针对《中国制造2025》,旨在限制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的发展。此前,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的报告里曾提出要求,到2020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要达到50%,这意味着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到全世界35%,也就是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一。
集成电路行业骨干企业也正是产业基金的投资重点。具体来看,产业基金已在制造领域投资了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士兰微等,在设计领域投资了景嘉微、国科微、北斗星通等,设备领域覆盖了北方华创、长川科技等,封装领域投资了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
目前产业基金已入驻11家A股公司的股东之列,此外,产业基金还将通过参与多家公司增发而获得股权。
在诸多A股公司中,目前产业基金持有国科微股份比例最高达到15.79%,位居第二大股东,在通富微电、北斗星通、三安光电、兆易创新的持股比例也均超过10%,另外持有长电科技9.54%,持有晶方科技9.32%,在北方华创和长川科技均持股7.5%.
产业基金还将参与长电科技、万盛股份、景嘉微、雅克科技、耐威科技等公司的增发。据增发预案,增发完成后届时产业基金将分别持有长电科技、万盛股份、雅克科技、耐威科技不超过19%、6.13%、5.73%、5%以上的股份。产业基金还将再度加码通富微电,受让股份后将持有21.72%的股份,晋升为第二大股东。
此外,产业基金还向华天科技子公司西安公司投资5亿元,持有西安公司27.23%股权;产业基金也是士兰微生产线的重要投资股东之一,在士兰微8英寸产线上投资了6亿元;巨化股份拟联合产业基金等多家基金,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中巨芯科技”,发展电子化学材料产业。
在市场需求的牵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之下,2014年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下简称“产业基金”)成立了。对于A股上市公司,产业基金扮演着产业扶持和财务投资的双重角色,采用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同步推进的方式。投资项目覆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等全产业链,助力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进入国际梯队。引导和推动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也增强了国内半导体龙头企业的实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产业基金累计有效决策投资67个项目,累计项目承诺投资额1188亿元。此外,产业基金第二期正在紧锣密鼓募资之中。据悉,产业基金二期筹资规模超过一期,在1500亿元至2000亿元左右。按照1∶3的撬动比,所撬动的社会资金规模在4500亿元至6000亿元左右。
关于产业基金二期的投资方向,长江证券研究指出IC(集成电路)仍是重中之重,国内IC制造企业在未来3年至5年的资本开支压力依然巨大;另外,IC设计企业关注度会提升,伴随着二期产业基金的成立,更多中小设计公司有望受益;此外,产业基金二期的覆盖范围可能会往IC产业链下游延伸,下游模组厂商、上游材料厂商都有可能纳入投资范围。
产业基金在A股布局
产业基金推动产业发展
年报披露季,产业基金的投资初显成效,布局的个股总体上业绩亮眼。数据显示,产业基金布局的18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披露了2017年年报,8家披露了业绩快报,5家预告了去年全年业绩。
综合年报和业绩快报及预告中值来看,超七成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纳思达、巨化股份、长电科技、兆易创新4家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北斗星通、士兰微、晶方科技、三安光电、北方华创5家同比增长超过30%。(证券时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