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特色 - 正文

中方与欧洲银行加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 5股爆炸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8-11-14 14:47: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平安银行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平安银行:指标全面向好 看好私银转型

平安银行 000001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杨荣 撰写日期:2018-10-25

事件10月23日,平安银行发布2018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5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80%。

简评

1、净利润同比增长6.5%,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1)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长均呈持续加快态势。前三个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4.56亿元,同比增长6.80%,三季度单季同比增7.35%,较二季度小幅提高0.46个百分点,呈逐季上升趋势;前三个季度实现营收866.64亿元,同比增长8.56%,三季度单季同比增14.22%,较二季度继续提高3.39个百分点,同样呈逐季上升趋势。

(2)三季度盈利能力环比上半年有所提高。前三个季度公司年化加权平均ROE 为12.60%,较上年下降了0.17个百分点,但较上半年提高了0.24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实现EPS 1.14元/股,较去年同期提高了7.5%;三季末BVPS 为12.54元/股,较年初增长6.5%。

2、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72%,但息差已经企稳回升

(1)前三个季度,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545.29亿元,同比下降1.72%,而上半年同比增速为0.20%。其中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1.74%,较上半年下降2.72个百分点,利息支出同比增长25.73%,较上半年下降4.26%。

(2)净息差环比提升3个BP。前三个季度,公司净息差为2.29%,较上半年高3个BP,较去年末下降8个BP。从二季度公司抓存款短板开始,净息差就已经开始呈回升趋势,随着四季度流动性的继续改善,我们认为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保持。

(3)从各项生息资产收益来看,贷款需求依旧旺盛,定价仍是上升的,而同业投资和债券投资在流动性改善下收益呈下降趋势。前三个季度,贷款平均收益率为6.43%,高于上半年(6.16%);同业投资和债券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17%和3.49%,而上半年为4.33%和3.67%。从各项付息负债来看,存款压力仍在,而其他负债成本大幅减轻。前三个季度,存款平均成本为2.42%,高出上半年0.07个百分点,应付债券和同业负债成本分别为4.58%和3.45%,低于上半年0.15和0.05个百分点。

3、中间业务收入下滑,IFRS 9使得其他非息收入大幅增加

(1)前三个季度,公司中间业务收入合计237.05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较上半年下滑11.56个百分点,三季度单季中收同比下降22.22%。

(2)然而,其他非息收入前三个季度合计84.30亿元,同比增长了608.40%,主要来自三季度的增长,单季同比增加了65.64亿元,增长了28倍。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实施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原因,使得投资收益项在三季度单季同比增加了60亿左右。

4、不良率连续三个季度持平,但潜在不良减少、确认压力减轻的趋势一直在延续,3季度核销力度在加大

(1)不良率连续三个季度持平。截至三季度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322.45亿元,较二季末提高了4.04%,不良率为1.68%,与一季度末、二季度末持平。

(2)关注类贷款占比大幅下降。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关注类贷款余额为590.64亿元,较二季末下降6.28%,关注类贷款占比只有3.07%,较二季末大幅下降34个BP,延续了逐季改善的趋势。

(3)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继续下降。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逾期90天以上贷款达384.73亿元,小幅下降0.12%,占比达2.00%,较二季度末继续减少8个BP。从未来不良确认压力来看,三季度末公司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不良的“剪刀差”为119%,较二季度末下降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不良确认压力减轻趋势仍在继续。

(4)拨备计提力度环比二季度有所下降。三季度末,公司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分别为169.14%和2.84%,较二季度提高了6.69和0.11个百分点,但较去年末仍分别提高了18.06和0.27个百分点。

(5)本年加大了问题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前三个季度,公司合计收回不良资产159.81亿元,同比增幅115.1%,其中信贷资产149.06亿元,占93.27%,这其中已核销贷款又占58.08%,超过了未核销贷款的回收。此外,在不良贷款收回额中97%均是采用现金收回的方式。

(6)预计3季度加大核销力度,不良率环比持平。从数据来看,对公贷款的不良率在回升,零售贷款的不良率基本上环比小幅回升,而且部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被确认为不良率贷款,但是整体的不良率环比持平,从而我们预计3季度核销力度在加大。

5、零售贷款占比进一步提高,“新一贷”、汽车贷款、信用卡不良率环比有所上升。

(1)零售贷款占比环比二季度提高2.26个百分点。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零售贷款占比达56.30%,较二季度末提升2.26个百分点,零售占比超过对公的格局确定形成。其中,信用卡贷款提升的速度要快于一般零售贷款。截止三季度末,公司信用卡贷款占零售的比重达39.63%,较二季度末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2)在负债端,零售部分的贡献仍在加大。三季度末,零售存款较年初增长了23.39%,环比二季度末增长3.69%;零售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达19.71%,较二季度末提高小幅提高了0.20个百分点,较年初提高了2.66个百分点。此外,对公存款“补短板”也取得了成效。对公存款较年初增长了3.28%,较二季度末提高了2.41%。

(3)在信用风险上,公司零售不良率总体保持稳中有降趋势,但结构上有所变化。三季度末,整体零售不良率为1.05%,较上年末下降了0.13个百分点,与二季度末数据基本持平。在结构上, 经营性贷款不良率环比二季度下降54个BP,是零售不良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来源。而“新一贷”、汽车贷款、信用卡、按揭贷款分别 要环比二季度上升26、

11、3和1个BP。

6、理财发行规模在持续扩展,结构性存款增速放缓截至9月末,公司保本理财余额达968.76亿元,较年初下降了25.10%,非保本理财余额5427.64亿元,较年初增加了8.30%。但与6月末相比,公司保本理财和非保本理财均环比增加了3.95%和12.10%。7月20日,资管新规补充通知允许银行理财发行老产品对接新资产,我们认为平安银行非保本理财规模在三季度环比回升正式这一影响的体现。

此外,截至9月末,公司拥有结构性存款余额4268.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20%,但较二季度末仅增长5.75%,增速明显在放缓。这一数据也证实了此前我们的观点,在今年几次降准影响下,存款市场蛋糕在壮大,上半年存款竞争压力将会明显缓解。

7、资本充足性持续提高,轻型银行转型效果凸显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1%,资本充足率为11.71%,分别较二季度末高0.19、0.19和0.1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公司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我们认为主要来源于公司零售业务的发展,轻型银行转型取得成效。三季末,公司风险加权资产较年初仅增长2.36%,但总资产同比增长了3.19%,贷款总额更是同比增长了12.78%。

目前,公司手上的再融资方案还有260亿的可转债发行计划,项目已经在今年3月通过了银保监会的审核,还需要等待证监会审核。该可转债若全部转股之后,可提高公司三项资本充足率1.14个百分点。

8、投资建议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看好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转型工作,而且零售贷款占比提高到56%以后其将加快向零售银行2.0转型,加快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近期,平安信托财富管理团队人员已经完全并入到平安银行私人银行部,后续将逐步开始高净值客户的转化,从而实现私人银行客户和股权类产品对接的私行发展路径,我们看好这块业务未来发展前景,不仅推动零售业务持续升级,同时也将为其贡献较高的负债,毕竟私人银行客户的AUM 较高。

之前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零售转型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零售营收贡献和贷款占比首次超过对公,利润贡献维持在67%的高位。此外,净息差也在二季度企稳回升。那么公司三季度的数据进一步巩固了这些积极的变化。表现在:

其一、三季度净息差环比继续回升3个BP;

其二、零售贷款占比环比继续提高2.26个百分点;

其三、不良率继续保持稳定,潜在不良压力进一步减轻;

其四、轻型银行转型效果凸显,三项指标均环比继续上升,资本进一步夯实。我们预计公司18/19年营业收入将同比增长9.16%/12.09%,净利润同比增长7.08%/12.54%,EPS 分别为1.45元/1.63元,BVPS 分别为13.68元/15.15元,对应的PE 为7.50/6.66,对应PB 为0.79/0.72。目标价14元,维持“买入”评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